"

圆融三谛

"

圆融三谛是天台宗用语,指的是空谛、假谛、中谛等三谛,同时,天台宗止观法门之心要即为与三谛相应之三止三观,由此益见三谛在天台宗的重要地位。

圆融三谛——是天台宗用语,为表显诸法的本然实相而立的三种原理

圆融三谛——是天台宗用语,为表显诸法的本然实相而立的三种原理

什么是圆融三谛

关于圆融三谛,对于刚刚学习佛法的师兄来说,可能是不太了解的,这样就会阻碍领悟其中的智慧,所以想要领悟圆融三谛的意思,就要知道什么是圆融三谛。

什么是圆融三谛

天台宗是佛教传入后的第一宗派,实际创始人为公元六世纪高僧智顗或是天台宗四祖(始祖印度龙树二祖慧文三祖慧思),智顗湖南出家,天台山是其遊历名山中的重要一座,天台宗主要经典是《法华经》。

天台宗要义为圆融三谛、止观双修和一念三千。佛教认为空是真谛,众生看到有的世俗,万有世界是俗谛,俗谛假有但形存,从而产生空谛、有谛和中谛三谛,表现了天台宗宽厚通达的思维态度。这也缘于龙树提出的中道观,让三谛圆融一体走向温包容。止观双修意味着圆融后的导向,即空道空谛。止息收心,让本心静若止水映照万物,就能观想外部现象或别相了,心止的目的在于观。一念三千的意思是一念搅动大千世界,心念关联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其实就是自己的心念,所谓一念一世界。

什么是圆融三谛

天台宗把一念双修三谛三千融为一体,合和共济,并给出了修行方略,让修行者有路可走,若不能很快入空谛就慢慢来,即关心世界又不被物欲所动,这应该就是天台宗的宗旨。

什么是圆融三谛

通过上面的介绍,师兄对什么是圆融三谛也有了一个了解,了解了之后,还需要师兄用心的去领悟,逐渐的学习其中的智慧,这样才能让自己修行的更远,收获的更多。

...查看更多
修正法师:圆融三谛的意思

圆融三谛的意思是需要师兄先了解的,只有了解了它的意思,才能更好的去领悟其中的智慧,那么下面就一起通过修正法师对圆融三谛意思的讲解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修正法师:圆融三谛的意思

首先体空观是大乘初门,了知体解缘起性空,是佛法与外道的分水岭,外道之邪见虽多,总不出断常二见,小乘法中用析空观,观诸法无常无我得入正见,远离断常之邪见稠林,破执我之自性见,但观法拙劣。大乘初门之体空观则直观缘起如幻了无自性,就可证入离四边八戏之平等空性。《摩诃般若经》中说“声闻、缘觉、菩萨,皆因般若波罗密而得圣果”,天台宗判为三人同以体空入道,谓之通教,以未见中道佛性故,通前藏教(皆为界内教,虽观法有巧拙之分,但同断见思,同出三界),利根从体空观中得见中道佛性,次第入者修次第三观,谓之别教,以不共二乘故,又称独菩萨法,又称界外教。直入法界者修一心三观,体解性具宗旨,称为圆教,也称最上乘,又称一佛乘。

入法界者大致分两种,就是次第入与非次第入,但两者的前提都是体空观,这是从圆接通与别接通的角度安立而说的法义,也就是从共三乘法中,接入独菩萨法之别教,或接入一佛乘法中之圆教,同时也说明不与体空相应的教法,不但不属佛法,也不属菩萨法,也不属三乘共法,也不属大乘法,如果与析空相观应则属小乘法,除此以外都是外道法,都是轮回法,都是鬼神法。

修正法师:圆融三谛的意思

最上利根则直入圆教,顿入如来藏,上根则依别教次第入如来藏,中根则依通教诸佛加被接引入,下根则依藏教诸佛开显接引入,或是后生诸佛加被入,总之“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皆入法界实相,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所谓:“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

可见,无般若波罗密则无佛法,三乘共法称共般若,又称界内教(天台宗之通教),如来藏光明之中道佛性称不共般若(天台宗之别圆两教),众生入法界,可以从共般若修学,最后得不共般若,也可以直接修学不共般若,得入如来大光明藏。得共般若者不解不共般若,得不共般若者必解共般若,用共般若之体空智而难不共般若之圆空实相智,是不合法义。

天台宗之圆教,即是圆满之不共般若实相妙慧,就一切法无性皆以法界为性,破一切大小乘与外道邪执的妙用上方便称为空谛,就一切法皆为如来藏光明,皆具十法界之因果事理之具德妙用上,方便称为假谛,就一切皆为如来藏光明,皆具如如来藏之全体妙用,一一绝待,非如非异之妙用上,方便称为中谛。三谛非三体,三谛即一谛,一体具三大德用,一谛非三谛,非三故非横,非一故非纵,非横非纵,非三非一,常照三一,遮照同时谓之不思议圆融三谛,以不出现前一念故,又称一念三千,是为一代时教之极谈。

若不解圆融三谛,将三谛视为三分法,不解三谛为如来藏光明之三种妙用,所谓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则者立一切法,中谛者统一切法。虽具三妙用而非三体,又称一体三用,又称一性二修,若截然分为三法,就是完全曲解三谛妙义,就是诬蔑圆宗,就是执三法为性实,就是落入外道法。若以一切法空为究竟,就是只解共般若,不得不共般若,只解界内界,不解界外教,以天台宗而言就是不见中道佛性,只见玻璃珠(不解雨宝),不见摩尼宝珠(随意雨宝),谓之偏真法性,全昧圆空实相妙慧。

天台宗以别圆二教演说三谛妙理,虽有接通教之三谛,全为接引方便,并非通教之正谈,可以用三谛来区分共般若与不共般若。《宗镜录》中用三谛属法性宗,二谛属空宗,分十义而分空宗(共般若)与法性宗(不共般若),可知三谛之妙谈虽正出天台宗,也为华严,禅宗等诸大乘宗所共许,空宗之共般若属方便为不了义,法性宗之不共般若为了义,为究竟,也已成诸大乘宗之共识,可知以三谛为三分法,以三谛违般若空理,以一切法空为究竟,都是不解共般若义理之表现,又用共般若义理而难不共般若之谬论也。

修正法师:圆融三谛的意思

通过修正法师对圆融三谛意思的讲解,师兄对圆融三谛的理解更深了一层,要知道,想要尽快的领悟圆融三谛的智慧,就要通过不断对其的深入了解,只有了解透彻了,才能领悟到它的智慧。

...查看更多
圆融三谛的来源

想好很好的去了解圆融三谛,除了要知道圆融三谛的意思,还要知道圆融三谛的来源,这样可以帮助师兄更深入的去了解圆融三谛中的含义,领悟其中的智慧,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圆融三谛的来源吧。

圆融三谛的来源

圆融三谛以实相为理论基础,强调一心所观三谛的无次第性,因为三谛本身圆融相即。这也是圆教的特殊认识,别教都无法达到此等认识。智者又说:“实相之体只是一法,佛说种种名,亦名妙有--------实相亦是诸名之异号耳。”圆教从三谛圆融,旨在突出《法华经》的特殊地位,确立以实相为唯一真实存在的真理观。智者由"圆融三谛"所得的结果名之为”一实谛“,这一实谛便是唯一真实存在的真理。他说:“圆教但明一实谛。《大经》云:实是一谛,方便说三。今亦例此,实是一谛,方便说。《法华》云: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耳。”无论是一谛,二谛,还是三谛,归根结底都是方便,只有一实谛,才是究竟。圆融三谛思想产生于止观,同时它又服务于止观。作为“一心三观"的发展,智在论述中说道:”若法性无明,合有一切法界入等,即是俗谛;一切界入,是一法界,好是真谛;非一非一切,即是中道第一义谛。如是遍历一切法,无非不思议三谛云云。---------例上,一权一切权,一实一切实,一切非权非实,遍历一切,是不思议三智也。三谛三观三智虽有名义上的差别,但都是一心所摄得,因此说所照为三谛,所发为三观,观成为三智。可见一心同时具足三观三智时,也就具足三谛。也就是一念心中具足三谛。“

圆融三谛的来源

根据智者所述,圆融统一于一念心的三观,三智,三谛之间的关系,应以三观为理论基础,三智为思想指导,三谛为理论归宿,在《法华文句》卷二上中说道:”空观入通佛慧,假观入别佛慧,中观入圆佛慧。空观到一切智彼岸,假观到道种智彼岸,中观到一切种智彼岸,空观闻于真谛,假观闻于俗谛,中观普闻中道第一义谛,亦普闻三谛,空观度四住而于众生,假观度尘沙百千众生,中观度无明百千众生。“眼如同一心三观即圆融三观,也就是圆融三谛。这也是《法华经》的重要宗旨,体现的《法华经》的基本原理,是与其他大乘经典相区分的重要标志。《法华玄义》卷一言:”分别者,但法有粗妙。若隔历三谛,粗法者,圆融三谛,妙法也。--------虽种种建立施设,众生但随他意语,非佛本怀,故言不务连说也。今经正真如舍不融,但说于融,今一座席,同一道味,乃畅如来出世本怀故,建立此经名之为妙?;圆融三谛体现了《法华经》的妙,同时也因圆融三谛说而使《法华经》处于大乘经典的重要地位。“今经三谛圆融,最得自在,比大梵王。余经拔众生出生死,如五佛子于凡夫第一;或拔众生出涅槃,如果菩萨居无学上。今以拔出众篮球赛方便教菩萨上,即成法王,最为第一。”载自《法华玄义》卷一上。

圆融三谛的来源

通过上面的介绍,师兄对圆融三谛的来源也有了一个了解了,了解了之后,就需要师兄更加深入的去了解圆融三谛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到其中的智慧。

...查看更多
圆融三谛的意思

修圆融三谛的功德是很大的,但是想要很好的去修圆融三谛,需要师兄先了解它的意思,然后通过意思逐渐深入的去领悟其中的智慧,这样才能有所收获,那么具体圆融三谛的意思是什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圆融三谛的意思

天台宗的基本教义之一。智觊在《摩诃止观》中阐述了这一命题。“三谛”是指古印度龙树所著的《中观论》中所说的“三是偈”中的所谓“空”“假”“中”三条真理。“空谛”亦称“真谛”,即承认世界在本质上是空的;“假谛”亦称“俗谛”,承认世界在现象上并非纯无,仍有假相存在;“中谛”亦称“中道第一义谛”,是指既承认现象的一面,又承认现象假的一面,一切即空即假、非空非假,这就是“中道”。智觊继承 发挥了龙树的“三谛”说,提出:“三谛”虽分别说而为三,其实是一的“圆融三谛”的学说。

他从两个方面论证“圆融三谛”的理论:首先,“三谛”道理在于“一心”。他说:“三谛具足,祗在一心。分别相貌,如次第说;若论道理,祗在一心”(《摩诃止观》)。在表面特征上相区别的三条道理,只有统一于一心才是合乎中道原理的,这不能不是对《中论》“三是偈”理论的重大发展和杰出创造。

圆融三谛的意思

其次,“三谛”相即,一以贯三。智觊认为,讲“三谛”是不得已的做法,其中的“真谛”和“俗谛”都不是具有实质性的东西,因此,对待“二谛”,说真说假,都只是为了方便,若要认真,“二谛”必须双遮。“双遮二谛”,中道第一。智觊认为,“中谛”可以双照其他“二谛”。他说:“初观用空,后观用假,是为双存方便。入中道时,能双照二谛”(《摩诃止观》)。既然中观可以洞照其他二观,那么万法之三观其实也就是一观,三观为一,一为三观。因此经,“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一空”、“一假”、“一中”均由“佛性”、“真如”(即一中)贯之。这样,相互对待的“三谛”也就毫不费力地“圆融”在智觊的“摩诃菩提”(伟大真理)之中了。

“圆融三谛”在天台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反映智觊中心思想的“止观”学说中的“观”,不外两个方面:一是能观之心;二是所观之境。“一念三千”指的是观心;“圆融三谛”就是指的观境,观心、观境都不能忽视。

圆融三谛的意思

通过上面的介绍,师兄对圆融三谛的意思也有了很好的了解了,了解了之后,可以帮助师兄更好的去修圆融三谛,从而能够更快的领悟到其中的智慧,对自己的修行来说有非常大的帮助。

...查看更多
结语

圆融三谛即:空谛、假谛、中谛等三谛。空谛谓诸法空无自性,体不可得。假谛谓诸法宛然而有,施设假立。中谛谓诸法其体绝待,不可思议,全绝言思。三谛是天台宗的中心思想,用以表达体用相即,圆融无碍的教义。同时,天台宗止观法门之心要即为与三谛相应之三止三观,由此益见三谛在天台宗的重要地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