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主义过去是未来,未来是过去,现在是去来,菩萨晓了知。 ——《六十华严经卷三十三普贤菩萨行品》 此偈是说,以菩萨的智慧,发现时间的过去、现在、未来,是互相交...
-
求学要诀夫学有二,常亲多闻,安谛解义,虽困不邪。 ——《法句经卷上教学品》 求学有两个要诀:第一是常亲近善友,第二是遵守真理。“学”是指圣人之学、解脱之...
-
完成皈依是学佛的目标皈依三宝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等待三宝庇护,等待三宝为我们安排一切,而是为了使自己最终成为三宝。或许在家居士们会担心:那是否意味着我们都要出家呢?并非...
-
皈依修学手册对于佛弟子而言,“皈依三宝”似乎再熟悉不过。正因为如此,不少人对之感觉十分平常,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事实上,皈依不仅是一道手续,更不是一次仪式就可大功告...
-
皈依佛:我们皈依佛,向他学习与修学,以他为模范、为导师,这就是 所谓的依靠了。此外,我们凡夫谁也靠不住,因为你今生做人,下一生可能做畜 生,今生做畜生,来世可能做人,...
-
皈依三宝在修学佛法中的地位佛法虽有三藏十二部典籍,八万四千法门,但有着共同的要领;而在修学上,也有基本的规则。无论选择什么宗派,也不论修学什么法门,都绕不开这些要领和规...
-
因皈依而有种种法门的施设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究其实,皆未离开皈依三宝的范畴。可以说,离开三宝就没有佛法。当年,阿底峡尊者入藏后,见人们皈依之心不切而四处传讲皈依,时称&...
-
皈依三宝之意义一、何谓三宝 在皈依三宝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三宝。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和僧宝,宝代表了稀有珍贵,因为佛、法、僧在世间的出现非常稀有难得,所以称之为宝...
-
皈依我佛皈依的学处: 1. 个别的学处。 A、遮遣三学处。 一、皈依佛不皈依世间神祉。 二、皈依法不伤害众生。 三、皈依僧不随顺恶友。 B、成办三学处。 一、皈...
-
如何得到皈依?通过四个途径就可以得到皈依:(一)知三宝功德。(二)知三宝差别。(三)自愿宣誓确认。(四)不说皈依别的对象。 (一)知三宝功德。对佛宝、法宝、僧宝的功德...
-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第一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弟子众等,至诚顶礼法师三拜。 不为...
-
五戒是做人的准则,是完善人格的基础。五戒者: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出增壹阿含经﹞ [一、不杀戒],谓人若于彼众生,妄加杀害,而夺其命...
-
皈依共修仪轨皈依,不仅是走入佛门的必要手续,也不仅是一次仪式就能大功告成的,其本身就是重要的修行方式。皈依,是对三宝最真切的信赖,是对佛、法、僧全身心的归投,这就需要在...
-
皈依要什么条件共同前行中的很多观念和理论,是为奠定我们实修的根基,是为进一步的修持所做的准备。事实上,以我们这样的凡夫,从过去世到今生,在现世的每刹那中,不断地在造作不...
-
皈依后身体不适怎么办皈依后身体出现一些疾病,比如肚子胀痛,头痛欲裂,而且观修看书时,心里不能清净,不能集中,甚至感觉看不下去,怎么办? 我们可能认为,皈依以后肯定一切...